经历了连日的高温闷热
本市昨晚迎来一场降雨
(资料图)
不过雨还没完
根据最新预报
今起三天
京津冀、东北地区等地
又迎来降雨过程
据中央气象台今早消息:
预计未来三天,黑龙江西部、河北中南部、天津、河南北部、四川西部、广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灾害风险,关注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以及强对流天气的危害;四川盆地、湖北、湖南等部分地区有高温天气,关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根据预报
17日至19日
内蒙古东部、山西东部、
京津冀、东北地区等地
自西向东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降水量级以小到中雨为主
局地有大雨或暴雨
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
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其中,8月17日08时至18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天津、河北中部、山西东部、川西高原中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云南西部和东北部、广西中北部、广东中东部、湖南东南部、江西南部、福建、浙江大部、江苏南部、上海西部、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
今天的降雨将出现在何时?
据天津气象此前预报
降雨时间主要集中在今天夜间
夜间全市有雷阵雨
局地伴有7~8级短时大风和短时强降雨
中心城区今天23时降雨开始
18日早晨结束
所以,有出行需求的小伙伴
一定记得带好雨具
另外
持续下雨期间
这些病要小心
↓↓↓
面对暴雨过后的积水,很多人选择脱掉鞋子、挽起裤腿在雨水中行走,而广大女性朋友脚上的凉鞋,也不得已全部浸泡在水中。
由于积水浸泡泥土和污物,含有大量细菌、真菌、污染物,一段时间的接触,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皮肤类疾病。
1
皮肤浸渍
皮肤长期暴露于过多水分后出现的皮肤侵蚀及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皱缩、颜色苍白,严重者可出现红斑、肿胀、糜烂甚至继发感染,手足指趾间最易受累。
治疗:及时清洁、保持干燥,红肿糜烂处用3%的硼酸粉湿敷,待干燥后外用抗生素(夫西地酸、莫匹罗星等)。
2
接触性皮炎
污水中可能含有一些酸碱度过大的刺激性液体,以及各种致敏原,接触后会导致皮肤出现红斑、水疱伴瘙痒或疼痛。
治疗:口服抗组胺药(依巴斯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红斑水疱处用3%的硼酸粉湿敷,未破损处可外用激素药(地奈德)。
3
湿疹
潮湿的环境及水中的一些微生物,可能会诱发皮炎湿疹,尤其易发于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
治疗:轻者外用炉甘石洗剂,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外用激素药(地奈德),如有破损继发感染的时候需外用抗生素(夫西地酸、莫匹罗星等)。
4
丘疹性荨麻疹
雨水过后,环境湿润,蚊虫较多,部分人在蚊虫叮咬后出现多发散在的红色丘疹,顶端可出现水疱,瘙痒明显。
预防: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皮肤外露。
治疗:参考上述湿疹的治疗方法。
5
手足癣
夏季气候炎热,长期雨水浸泡处于潮湿不透气的环境,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尤其好发于手足、腹股沟等部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脚气、股癣”,可表现为浸渍、水疱、脱屑等。
治疗:外用酮康唑、克霉唑、特比奈芬等,严重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
6
毛囊炎、脓疱疮等细菌性皮肤病
由于接触了污水,劳累之后免疫力下降,在卫生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容易诱发细菌性皮肤病,比如毛囊炎和脓疱疮,前者好发于青壮年,表现为丘疹、脓疱;后者好发于儿童,表现为水疱、脓疱、糜烂、结黄痂等。
治疗:外用抗生素(夫西地酸、莫匹罗星等),严重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
医生提醒,如果双脚皮肤有破溃,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细微损伤侵入,引起丹毒、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皮肤病,注意远离“富含”病菌的积水。
如若蹚水,事后一定要及时清洗消毒,并换上干净的鞋袜。
外伤后常有出血,首先应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进行止血。
当出血快、量又多,临时性急救方法就是指压法止血。若出血不多,小而浅的伤口,可用碘酒、酒精等消毒。
但如果雨中被脏或者生锈的锐器割伤,有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雨季居家防病攻略
1
防止食物发生霉变
尽量购买新鲜的食物,并且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否则容易受潮霉变。不要吃变质食物、冷藏的食物完全加热,少吃凉菜,尤其是荤性凉菜。
2
注意身心的防潮防霉
可以在家里比较潮湿的地方放置一些干燥剂,并且多通风,保持室内湿度适中。出门在外也要注意防潮,避免潮湿的环境给身体带来负担,另外连绵不绝的梅雨,也容易导致我们情绪烦躁、工作效率下降等。要注意自我调节和改善所处的环境。
3
注意室内的防潮防霉
室内防潮更是重中之重,客厅和卧室可以使用除湿机或开启空调机,抽取空气中的水分。
4
注意衣物的干燥防霉
阴天多雨,衣物不容易晾干,换洗成了大麻烦,而且阴干的衣物会有怪味,还易发霉。可以使用干衣机、除湿袋等有效干燥、除湿、防霉。下雨天穿过的鞋子,第二天不可以继续穿,必须先拿去吹干、晒干,不然很容易真菌感染。
5
注意居家清洁卫生
空气湿度大,家里的灰尘、污渍等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要定期清洁卫生,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等易滋生细菌的地方。用洗洁精、84消毒液即可。不建议常规使用酒精居家喷雾。
来源:综合天津日报、健康湖北等网络信息
编辑:孟凡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