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6500所博物馆里奔走“打卡”,孩子们真的懂了吗?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3-09-08 23:01:41
中华五千年文明,孩子们还知道多少?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提问,也是摆在家长、学校和不同社会组织面前的挑战。

暑期方尽,陕西秦俑博物馆依然热度不减。(新华图库/图)


(资料图片)

文 | 阮白卿

刚刚过去的暑期,全国博物馆上交了火热的答卷。仅8月一个月,北京就有46家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以全面接待观众;广东、山东等地博物馆当月参观总人数达到2019年同期两倍多……与此同时的另一面,是大学新生报到季,高分入学考北大考古系的学子再次引发网络上一大批“过来人”父母的惋惜,甫一入学就开始“操心”其日后的就业。

这听起来是另一种“叶公好龙”。对历史和文物的热爱和钻研,是阳春白雪,不切“生活”的实际,并不能作为终身的职业,但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又总会含有对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期待。

当人们开始思考“中华五千年文明,孩子们还知道多少”,一个宏大的命题浮出水面,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提问,也是摆在家长、学校和不同社会组织面前的挑战。

“打卡”热潮背后的空白

这个夏天,拥有百年历史的天津博物馆第一次迎来访客量井喷的局面。

三年以前,每天约有5000人走进这里,其中多是本地的历史文化爱好者。但今年的热潮尤其不同,暑假过后,天津博物馆的年参观人次已突破150万,日均人流量是以往的3-4倍,其中有1/3是和父母一起来“打卡”的青少年,外地参观者在节假日也占据主流。

天津博物馆大厅,络绎不绝的访客。(受访者供图/图)

拥挤的博物馆,人潮像赶集一般在各个展品面前匆匆“打卡”,其中多数是走马观花的孩子和积极的家长。从未带孩子到过博物馆的家长,似乎已经在这波文化热潮中落伍。

尤其近一两年,“刷博物馆”和游学旅行一同成为假期重要的亲子活动。南京的李鹭是较早加入这波热潮的家长之一,尽管孩子只有小学一年级,李鹭却已经带他几乎走遍了南京的所有博物馆,“平时每两周去一个馆,暑假就频繁一点,每周都去。”

之所以把参观博物馆作为固定活动项目,当然有六朝古都文化气息的感染,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李鹭和丈夫曾经设想过一套复杂且历时长久的培养计划:每次参观,都记录下孩子最感兴趣的展品,回家再查阅资料,给孩子讲述展品的朝代和当时的知名人物,甚至可以安排实地参观历史都城或名人故居。但这个庞大的计划并未真正实施,因为李鹭发现,这对家长的知识储备量要求太高,“除非你是专业的,否则很难”。

家长们相信“开卷有益”,只要站在展品前面,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学到知识。但这在大部分时候是单方面地热衷。李鹭在博物馆里见到最多的,是满眼新奇却无法保持专注的孩子,以及跟在他们身后唠叨“快仔细看看!”“记住了吗?”的大人。一次在南京博物院,难得碰上讲解员带队,她却看到一位母亲屡次三番把自己的孩子往人潮里推,连声催促“好好听讲”,最终孩子在急迫的氛围中控制不住情绪,和母亲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如果引导不到位,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带着任务来的。”李鹭能够换位感受孩子们的心情,在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里,记忆是短暂的,“出了门就忘得干干净净。”父母所期待的,“让孩子从小就对历史产生触动和共鸣”,也无从提起。

大多数孩子的历史文化认知是靠死记硬背教材得来。宋旻去年刚刚结束高考,在他就读的文科班里,最受推崇的学习方法是“默写”。

“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直接从古代史的第一个事件开始写,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历史意义是什么,一路捋到近现代史,能写出十几页。”高考前宋旻把这些知识点默写过不下三轮,“因为考纲是固定的,无论如何都不会超出教材。”

但在密密麻麻的时间表和“意义”背后,他们触碰到的仅仅是历史文化的表面。在《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关于天津开埠的叙述仅有几行,直到真正来到天津,看到那些带有欧洲风貌的“洋楼”,宋旻才真正从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里读懂了“历史意义”。

当下历史文化传承的最大阻碍也正凸显于此:科普与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脱节,打了无数的卡,也仍难激发孩子们历史观和审美观的共鸣。

两难的局面

事实上孩子的求知欲始终未被满足。即便儿子刚读小学一年级,李鹭也非常清楚,在汽车、铁道等主题博物馆里,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那些离生活比较近,“文物的科普还是太难了。”

面向孩子讲解历史尤其困难。李鹭尽量在看展之前做好功课,“至少要了解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再围绕展品找一些故事或短片,帮助理解。”即便如此,她也无法应对孩子天马行空的追问。

家长最期待的当然是博物馆自身一力担负起科普重任,但现实中李鹭从未求助过讲解员。一方面是讲解员常被团队参观者“包场”,像她这样带着孩子的散客很难约到,往往只能租借电子导览器;另一方面,展馆统一撰写的讲解文稿强调知识输出准确,生动性不足,“有时候连成人的理解能力都跟不上,孩子更听不懂了”。

其实多家博物馆的运营方已经意识到,讲解文稿亟需区分年龄层做出调整和定制,譬如九成参观者都由亲子家庭构成的南京秦淮非遗馆,副馆长江楠正着手组织,在现有的讲解文稿储备基础上,向青少年观众做简化,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我们希望的方向是,重点项目能够用比较精华的两三句话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再立足于一两个知识点展开讲解。”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尝试根据不同受众进行讲解稿的分层设计。(新华图库/图)

这其中的工程量十分浩大。天津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李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坦承,要把讲解语言转化成孩子能听懂的话,需要极高的专业背景支撑,目前天津博物馆还没有具备这项能力的人才,所以没有贸然实施。现在馆方在招聘时,倾向于引进有教育背景的人,打算组成教育案例策划的工作组。

“通俗地讲,带孩子是个技术活。”江楠表示同感。

问题的根源还是行业门槛的限制,专业从业者的招募和培养都耗费大量时间,博物馆要走出人才困境,仍然需要较长周期的运转。

不乏有第三方教育机构自行组织参观团队,由机构的工作人员带队进入博物馆开展活动,天津博物馆每天都会接待数个类似团体。这些活动对馆内正常的参观和讲解难免造成影响,天津博物馆正在酝酿出台相关管理规定,要求第三方讲解员持证上岗。

“第三方的讲解内容,只要是规范的、正确的,也可以弥补博物馆人力的不足。”

我国的博物馆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设计。缺乏个性化讲解方案、没有专门面向儿童的策展、三方机构蓬勃发展……种种表面现象背后,是综合素质培养版图上缺失的最大一块——馆校联动机制。

在理想的馆校联动中,应当由博物馆推出面向学生的学习单,计入学分,由校方定期考核,进而督促教师带学生到博物馆游学。天津博物馆一度撰写过把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方案,但最终没有实施。

“这不是我们一家博物馆想做就能推行得了的,”李玫解释,“现在也有学校老师从历史或美术的授课需要出发,组织学生来参观,但这是一种自发行为,希望有更体系化的手段推而广之。”

尽管面对越来越多的低龄参观者,博物馆的服务多少显得捉襟见肘,但运营者们已经客观地认识到了困难,并急切地寻求改变,因为对孩子的科普教育与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需要借由博物馆为载体让下一代传承下去的,不仅有有形的文物、文物背后的史实,还有诸多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深厚的中华文明。对文明的敬畏之心,是必须留在代代人骨子里的底色,那些无法复刻的文物与艺术,也必须尽可能完整地流传下去。

秦淮·非遗馆设有传统非遗技艺手作、非遗美食手作、雨花茶体验等丰富多彩的体验课程。

“有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可能只有一两位在继续维系着,即便如此,也不希望老祖宗的技艺在这一代手里断绝。我们还在做很多积极的努力,革新自己的表达和项目的内容,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江楠说。

历史的生命力

无论时代如何变革,过去的文明始终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博物馆——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在社会的发展中,正在不断寻找新的文化传承手段,完善科普教育体系,令历史展现出蓬勃精彩的生命力。

成熟的博物馆教育往往和校内教育深度结合,最常见的就是由校方定期组织学生到馆参观,馆方负责提供一系列专门针对学生的科普方案。以知名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例,馆方几乎每周都举办面向学生的艺术创作、学术讲座等讨论课。而和人们普遍认知的“展品只能看不能碰”截然不同,很多科普项目运作成熟的博物馆都积极提供和展品亲密接触的机会。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移动博物馆”项目始于1993年,它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整套包含展品、动手装置、影像资料在内的学习设备,每个孩子都可以观看、触摸、体验。30年来,已有超过700所学校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

互动性同样是国内家长对博物馆提出的期待。“刷”过许多博物馆后,李鹭坦言,低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的确难以集中,单纯靠“听讲”很难达到科普目的,更有效的方式是近距离接触展品。

“孩子们适合有趣味性的展览。浅显易懂、有互动性、有更多的游戏和体验,才能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知识。”

对于小年龄段孩子而言,趣味互动或许比单向讲解更容易接受。

部分博物馆已经开始在观展体验上发力,沉浸式展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探索。几乎每个到过南京博物院民国馆的人都会对这里念念不忘,在以声、光、电技术模拟出的历史氛围里,参观者可以去邮局寄信,到药材铺抓药,购买复古留声机,身临其境地体验当时的社会风情。

天津博物馆则是近年来努力尝试互动科普的机构之一。今年8月,馆内设置了为期一个月的主题科普展,将文物身上的“AB面”——文物背后的历史和科学知识融入解谜游戏、互动体验和研学手册等形式中,孩子们可以在立体展板中充分享受互动的乐趣:康熙十二月花神诗文杯是可以转动的,甲骨片可以像拼图一样拼起来,文字在数千年间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积木来直观展现……在互动体验中,走进博物馆应当看什么、如何从审美角度欣赏文物、千百年前的器具和现代生活有哪些连结点,不再令家长和孩子们感到茫然和盲目。

这是天津博物馆与猿辅导跨界合作推出的科普创新项目“博物馆新知计划”,也是馆方首次尝试和教育机构合作。项目中最吸引李玫的点,也同样是“跨界”——跨学科的知识传播。

“我们选取的文物,可以和物理、化学、数学、语文等等知识相结合,线下的互动游戏也与此相关。每天都有好多孩子在展板那里写生僻字、写成语,的确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文物更感兴趣,我认为是相得益彰的结合。”

寓教于乐的科普装置,将文物和知识串联起来。

由于文物很难大批量移动,博物馆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地域属性相对强烈。如何在不同地区之间均衡资源,也是近年来业内一直探索的命题。跨省合作展出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形式,譬如2023年,湖南省博物馆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38件文物带到上海闵行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吸引13.2万人参观。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博物馆,选择将部分文物向二、三线城市的文化馆、展览馆做托管,从而带动相对薄弱地区的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行业也在尝试搭上数字化的高速列车。在天津博物馆与猿辅导的合作科普项目里,推出了以馆藏五件国宝级文物为基础,结合文物科普和不同类型学科知识的国宝鉴赏课《文物也有AB面》。馆方希望,通过线上的传播,能够让这些镇馆文物最大限度地扩展科普覆盖范围,在普惠大众的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均衡和教育的公平。

这也是猿辅导设计“博物馆新知计划”的初心:中国有超过6500家博物馆,在这个庞大的文化领域里,孩子们接触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浩如烟海的文物不只是静态的陈列,几千年的历史有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每个社会机构都有责任参与进来,完善博物馆教育体系,为我们的青少年铺开一条更容易走近历史的道路。

文化的生命力,同样通过文创市场“破圈”。故宫博物馆的口红、河南省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南京博物院的芙蓉石蟠璃耳炉冰箱贴……甚至《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人们会发现,再厚重的历史,也会乘上时代的浪潮,以尽可能朴素、亲切的方式走近下一代年轻人。这是肩负着普惠教育责任的博物馆的努力,也是想助力文化传承的社会机构的探索。

当李玫放眼望去,展厅里满满的都是孩子,她感到欣慰,也感到压力。博物馆,这座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人,是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每个从业者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博物馆人的心中,始终带着一份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专题)

关键词:

猜你喜欢

在中国6500所博物馆里奔走“打卡”,孩子们真的懂了吗?

在中国6500所博物馆里奔走“打卡”,孩子们真的懂

中华五千年文明,孩子们还知道多少?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提问,也是摆在更多

2023-09-08 23:01:41
硬核宠粉,这届粉丝节过于闪耀了

硬核宠粉,这届粉丝节过于闪耀了

9月8日晚,备受瞩目的2023年第十一届天津融媒体粉丝节如约而至。仅主舞更多

2023-09-08 23:05:50
天津市西青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可给予最高不超过4万元购房补贴

天津市西青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可给予最高不超过

9月8日,天津市西青区发布消息称,自2023年9月8日(含当日)至2023年12更多

2023-09-08 23:00:21
今夜降雨来袭

今夜降雨来袭

高温闷热结束今夜降雨来临赶着白露节气的第一天高温闷热天气即将全面下更多

2023-09-08 22:01:30
天津跳水大爷转身,留下的课后作业不轻松

天津跳水大爷转身,留下的课后作业不轻松

天津伯(bai)伯(bai)决定不在狮子林桥跳水了。9月6日,天津狮子林桥更多

2023-09-08 22:02:34
重磅 | 最高4万!天津这个区购房补贴政策来了!

重磅 | 最高4万!天津这个区购房补贴政策来了!

刚刚,“天津西青”发布了西青区相关购房补贴政策。满足条件的购房人,更多

2023-09-08 22:07:19
好消息!最高补贴4万!天津西青发布购房补贴细则!

好消息!最高补贴4万!天津西青发布购房补贴细则

说来就来!刚刚天津西青区发布购房补贴细则。最高补贴4万!补贴范围:更多

2023-09-08 22:09:33
天津和平区:以项目化教学为教研工作赋能 | 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典型经验

天津和平区:以项目化教学为教研工作赋能 | 基

民小编说天津市和平区充分发挥教研的支撑作用,以实施项目化教学为载体更多

2023-09-08 20:59:39
水上公园开闭园时间有变!

水上公园开闭园时间有变!

今日,微信公众号“天津水上公园”发布了水上公园开闭园时间调整通告,更多

2023-09-08 19:59:18
天津跳水的“掰掰”们火爆全国,我国新晋的8A景区竟然是这儿?

天津跳水的“掰掰”们火爆全国,我国新晋的8A景区

要问这周哪个城市最火,谁最火那肯定是咱天津新晋8A景区的“掰掰”们最更多

2023-09-08 20:03:31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

琼ICP备20220096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