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8月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这几天,天津市北辰区9岁的沈懿菲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着大哥哥大姐姐玩扭扭棒游戏。最近,她和妹妹跟着家人住进了特殊的“新家”——北辰区临时安置点。
连日来,天津防洪防汛工作紧张进行,为确保平安度汛,永定河泛区蓄滞洪区部分居民群众暂时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生活。
陌生的环境让小姐俩有些紧张,但很快,她们就被这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
(资料图片)
临时安置点设置在北辰职专校园里,群众入住之初,团北辰区委书记狄璐璐就带着团干部前来探访问需。尽管村民对转移安置工作都很支持,但从大家的神色中,狄璐璐依然能察觉到一些不安的情绪,“毕竟在哪儿都不如在家舒服”。
逐门逐户寻访时,团干部发现,这里的村民来自附近的庞嘴村,每天留在安置点时间最长的就是老人和孩子。年轻的父母白天要去上班,孩子在新环境里的生活显得有些单调,有的只能玩手机来消磨时间。
狄璐璐立刻带着大家对安置点的青少年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研,聚焦这些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兴趣以及学业辅导等现实需求。团干部苗青瑞说,北辰区有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优势,“我们每年要开900多场周末实践营,深受全区青少年喜爱”。
这一次,他们为安置点的孩子打造了特别的“团团实践营”。在“社会组织+社工+青年志愿者”模式下,每天有针对性地为青少年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手工制作、自护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课程。“通过教育和托管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玩得开心,家长也更安心。”苗青瑞说。
2003年出生的大学生马子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之一,他性格温和,总会想出一些新点子陪小朋友玩。这名“扬帆计划”实习大学生是一名老志愿者了,过去几年,每次假期回到家乡,他都会去北辰区团委报到,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他说:“作为大学生虽不能去一线抗洪,但可以在后方尽己所能为群众做点事。”
不仅如此,“团团实践营”还会一对一梳理实际需求。喜欢打篮球的二年级男生李博文悄悄跟马子轩说,自己想上篮球课。马子轩等人就着手研究如何把篮球元素融入课程设置中。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得到一些课业辅导,团团就会针对孩子的具体需求找合适的老师来为其补课。
狄璐璐说:“尽管这里是临时的家,也希望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真正的家的温暖。”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