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跨省通办”让群众不再为爱奔波
【资料图】
□ 夏熊飞
民政部近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表示在前期首批试点基础上,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本次将北京、天津、河北等11个省区市纳入,实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新纳入试点地区的婚姻登记机关统一自2023年6月1日起受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事项。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范围继续扩容,对广大民众而言可谓重大利好,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在外地工作、生活、学习的群众无需回户籍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业务,不用再为爱而奔波了。
据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目前每年平均办理结(离)和补领婚姻登记证1800万对左右。其中就有大量“人户分离”的人员,如果都要求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不仅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也带来诸多不便。推出“跨省通办”,可谓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迁徙流动加剧的时代趋势,也满足了群众对婚姻登记异地办理的强烈需求。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既反映出“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服务理念的扎实践行,也是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的生动写照。目前,国内90%以上的政务服务网上就能办,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10亿人,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已超过160项。正是得益于如此“硬核”实力的支撑与保障,“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才可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得以实现。
婚姻登记目前之所以还只是“跨省通办”,并处于试点状态,而非全国通办,主要在于当前《婚姻登记条例》尚未完成修订,实现全国通办存在一定的法规障碍,同时系统、数据、人员等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这些现实困难当然客观存在,也能够得到理解,可对于部分尚未纳入“跨省通办”试点地区的群众而言,为爱奔波的烦恼与不便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为了惠及更广大的群体,职能部门显然有必要加大力度让全国通办的条件早日成熟,如加快推进《婚姻登记条例》修订工作,为全国通办提供坚实的法律法规依据;在系统完善、数据共享、人员培训等各方面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消除全国通办风险隐患。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如火如荼实行,可也有人担忧会否加剧“婚姻骗局”乱象。近年来,重婚、骗婚等现象仍有发生,“跨省通办”后婚姻登记更加便利,非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构当事人数据不足、不全等情况,可能会让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诱发重婚、骗婚等违法犯罪行为。这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在高效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同时,民众的担忧、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都必须加以重视。
因而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当事人个人信息的审查,这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提升业务水平、甄别能力,当好婚姻登记的把关人,守住“人防”关口;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技防”,提升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全国联网的稳定性和信息的完备性,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借助人脸、指纹识别等手段提高婚姻当事人个人信息比对的准确性,让骗婚、重婚等婚姻骗局无处遁形。如此,方可让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乃至全国通办,办得顺畅、办得安全,办进有需求群众的心坎里。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扩大试点已经在路上,全国通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定会如期到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系统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为爱奔波的日子终将一去不复返。在便捷、安全婚姻登记的加持之下,大家会更妥善处理自己的婚姻事宜,营造出更加和谐有爱的婚姻和家庭氛围。(夏熊飞)
(法治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