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全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经济总量达到28.5万亿元,同比增长4.5%。
四大直辖市一季度成绩单陆续公布,结果喜忧参半:上海、北京经济增速不及全国,二产负增长是主要因素;重庆、天津跑赢全国大盘,天津在沉沦许久后迎来强势反弹,以5.5%的增速居直辖市之首,创下去年同期以来新高。
上海北京跑输全国
(相关资料图)
天津增速强势反弹
我们来看一下四大直辖市一季度整体成绩单。
上海、北京、重庆、天津的经济总量,分别为10536.22亿元、9947.70亿元、6932.89亿元和3715.38亿元。上海仍是唯一一个一季度经济总量破万亿城市,稳居全国第一经济大市宝座。天津被宁波(3801.8亿元)反超,全国排名或将降至第12位。
从经济增速来看,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增速分别为3.0%、3.1%、4.7%和5.5%,上海、北京增速不及全国,重庆、天津跑赢大盘。其中,天津增速居直辖市之首,也创下自身过去一年以来新高。
从三次产业的表现来看,上海、北京跑输大盘的主要原因是二产失利,二产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0.9%和6.0%。重庆和天津二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8%、4.3%,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4.1%、6.0%,表现均较为亮眼。
从投资、消费、外贸的表现来看,四大直辖市各有优势:上海投资增速高居首位,北京外贸增速一骑绝尘,天津消费增速强势领跑,重庆在投资和消费领域均表现优异。
上海两大支柱受挫
北京疫苗动能不再
在工业生产领域,四大直辖市分化明显,上海、北京二产增速分别下降0.9%和6.0%,重庆、天津分别增长5.8%、4.3%。上海、北京经济增速跑输全国,二产的失利是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上海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4%,总产值下降3.3%。两大支柱产业均陷入负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总产值下降25.3%,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下降2.6%。
在全球经济放缓、市场需求萎缩、政策封锁等因素下,上海电子信息产业遭受影响,主要产品进出口均出现下滑。一季度,上海笔记本电脑、手机、集成电路出口量分别下滑54.4%、30.8%、20.5%,集成电路进口量下滑21.7%。
上海汽车制造业受挫,也是有迹可循。今年一季度,受春节假期、芯片短缺、价格战等多种因素影响,汽车行业遭受重创——上汽集团一季度产量下滑25.09%,国内销量骤降39.53%;威马、天际汽车等车企接连暴雷……车展浮华盛宴背后,不少车企正面临寒冬。
北京工业失利的原因仍是新冠疫苗生产动能不再,医药制造业大降43.7%。若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北京规上工业增加值小增了1.8%。其中部分高端或新兴领域产品生产较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1.2倍,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
天津工业生产提速,民营经济和战新兴产业是最大功臣。一季度,天津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7.35万户,同比增长21.2%;规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3%,快于规上工业4.2个百分点。天津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增长2.8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77.2%。
重庆工业表现最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主要支柱产业“四增一降”,材料产业同比增长15.2%,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56.0%;装备、汽摩和消费品产业分别增长5.8%、2.9%和9.9%,电子产业下降6.6%。
天津消费强势领跑
北京增速仍未转正
在消费领域,四大直辖市同样分化明显,上海、重庆社消总额分别为4611.01亿元、3686.69亿元,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二位。北京是唯一负增长直辖市,一季度下降0.7%。天津消费强势反弹,一季度增长6.5%,居四大城市之首。
上海消费已经摆脱了去年的疫情影响,增速(5.2%)回正。去年3月,上海遭受疫情冲击,一季度社消总额下降3.8%,全年增速都未转正,同比下降9.1%。
不过,上海一直在为提振消费蓄势,去年新设首店1073家,新增规模全国第一,今年1-2月又新增首店181家,消费业态更加多元。今年一季度,上海发布《2023年上海市促消费系列活动方案》和《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总体方案》,促消费活动从2月起贯穿全年。
除了完善的消费市场和政策,上海还拥有实力强大的消费群体。长三角聚集了多个全国最有钱也最敢花钱的城市,它们都是上海潜在的消费者。据统计,上海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消费往来中,长三角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今年1-2月,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与上海的消费往来均超10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无疑是最有希望率先建成国际消费中心的城市。
重庆以129亿元的优势领先北京,继续稳坐全国消费第二大城宝座。去年5月份,重庆消费总额反超遭受疫情冲击的北京,此后一直稳居全国第二位。庞大的消费人群、强烈的消费意愿和良好的消费基础,使得重庆消费后来居上,反超北京是偶然也是必然。(
点击阅读
)
北京的消费增速,今年一季度仍未转正。从去年4月北京遭受疫情冲击以来,消费增速就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今年一季度,北京消费总额下降0.7%,虽然较去年全年回升了7.9个百分点,但与上海相差甚远。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天津。近年天津陷入经济转型阵痛期,消费实力也不复当年,2015年社消总额掉出全国前十,2020年又掉出全国前20,令人颇为唏嘘。今年一季度,天津社消总额增长6.5%,其中虽然有去年同期遭受疫情冲击、基数较低(-3.9%)的原因,但其升级类商品旺销,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因素。
一季度,天津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41.5%,新能源汽车增长55.0%,智能手机增长15.7%,消费需求和潜力得到明显释放,消费市场得以迅速恢复。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丛屹表示,从我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的角度来说,消费增长的数据确实远远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期,也大大消除了大家对消费方面的担忧。
上海投资数据亮眼
北京外贸增速领跑
投资和外贸领域,表现最好的分别是上海和北京。
一季度,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6%,明显高于北京(9.6%)、重庆(7.6%)和天津(-2.6%)。其中工业投资支撑最为有力,同比增长14.0%,比去年全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天津投资增速虽然下降2.6%,但其工业投资却毫不含糊,这也是其未来翻盘的关键。一季度,天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速分别达到48.6%和41.9%,新动能正在加速聚势。
外贸领域,北京进出口总额8992.44亿元,同比增长11.6%,居四大直辖市之首。北京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最大,达到20.8%。其中,成品油出口表现最为亮眼,一季度出口698.1亿元,增长148.6%,占同期北京地区出口总值的44.1%,上拉出口增速34个百分点。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市仍是天津。一季度,天津进出口总额1885.67亿元,同比下降4.6%,排在全国第11位。2022年,天津进出口总额8448.52亿元,被青岛(9117.2亿元)反超,降至北方第三、全国第十。今年一季度又被佛山(1925.37亿元)反超,降至全国第11位。继北方第一大港易主之后,天津外贸强市的地位也在动摇。
今年年初,天津出台33条提振经济政策,其中不乏稳定外贸外资大盘的举措,包括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制定引导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政策措施,组织企业赴相关国家参展及经贸对接活动;积极推动外贸发展,实施跨境电商“境外海外仓+境内集货仓”模式,落实海外仓出口退税政策等等。
新年伊始,四大直辖市表现各有优劣,强势反弹的天津可以算是最大亮点。虽然经济总量被宁波反超,但其跑出了过去一年的最高增速,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消费增速全都可圈可点。百业振兴,重振旗鼓,天津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资料:
[1]各市统计局
[2]天津一季度“开门红”:除了5.5%,还有哪些底气?津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