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规划资源局发布了《天津市202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供地计划》)。2023年度,全市拟供应国有建设用地4628公顷,与2022年计划供应量基本持平。
据了解,市规划资源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部署,全力推进“双城”协调发展,制定了《供地计划》,旨在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要素,充分发挥对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支撑保障作用。《供地计划》坚持“合理适度、稳量增质、整体平衡”的原则,在科学分析市场各类用地需求的基础上,统筹各类用地来源,从居民住房需求、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出发,把控供地的总量、结构、节奏、时序,实现供需平衡。
【资料图】
计划指标安排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2023年度,本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拟控制在4628公顷以内。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
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住宅用地580公顷(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10公顷),占比约12%;商服用地183公顷,占比约4%;工矿仓储用地1100公顷,占比约2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特殊用地等其他用地2765公顷,占比约60%。
上述用地中,包括城市更新项目约66公顷。其中,住宅用地39公顷,商服用地5公顷,工矿仓储用地21公顷,交通运输(社会停车场)用地0.3公顷。
单位:公顷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布局
01
“津城”市级土地收益区
该区域包括市内六区全域以及环城四区市级土地收益区部分。计划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288公顷,占供应总量的6%。其中,住宅用地173公顷,占比约60%;商服用地37公顷,占比约13%;工矿仓储用地4公顷,占比约1%;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19公顷,占比约7%;交通运输用地52公顷,占比约18%;特殊用地3公顷,占比约1%。
02
环城四区
该区域包括东丽、西青、津南、北辰四区区级土地收益区部分。计划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1747顷,占供应总量的38%。其中,住宅用地133公顷,占比约8%;商服用地53公顷,占比约3%;工矿仓储用地330公顷,占比约19%;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385公顷,占比约22%;交通运输用地807公顷,占比约4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6公顷,占比约1%;特殊用地13公顷,占比约1%。
03
远郊五区
该区域包括武清、宝坻、静海、宁河、蓟州五区全域。计划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1393公顷,占供应总量的30%。其中,住宅用地145公顷,占比约10%;商服用地62公顷,占比约4%;工矿仓储用地400公顷,占比约29%;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497公顷,占比约36%;交通运输用地221公顷,占比约1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8公顷,占比约5%。
04
“滨城”(滨海新区)
该区域包括滨海新区全域。计划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1200公顷,占供应总量的26%。其中,住宅用地128公顷,占比约11%;商服用地31公顷,占比约2%;工矿仓储用地366公顷,占比约30%;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106公顷,占比约9%;交通运输用地561公顷,占比约47%;特殊用地8公顷,占比约1%。
2023年全市土地供应以规划为引领,持续聚焦“双城”发展,以“双城”核心区和主城片区为供应重点,其中“津城”市级土地收益区计划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占供应总量的6%,“滨城”计划供应占供应总量的26%。通过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动“双城”协调发展,提升片区承载力和竞争力。
按照“十项行动”关于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部署,我市持续深化“制造业立市”战略,市规划资源局通过在《供地计划》中增加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用地供应,保障各区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引导优化工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保障工业可持续发展空间,为构建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天津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赋能。
为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市坚持对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各类基础设施及民生项目用地需求应保尽保,本年度计划供应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用地占供应总量的60%,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通过增加有效资源供给,逐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我市对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的信心和决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良好环境。
市规划资源局将进一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通过加强统筹管理、夯实政策保障、优化服务保障等,多措并举增强土地市场预期,推动土地招商见实见效,确保完成全年供地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为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来源:天津日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