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安睿在献血。新华社记者 杨子春 摄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尹思源、杨子春)新春伊始,澳大利亚籍献血者皮安睿又走进了天津市血液中心,完成了兔年新春的首次血小板捐献。
每15天进行一次血小板捐献,皮安睿已经坚持了近15年。
(资料图片)
“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数量少,被称为‘熊猫血’,我就是Rh阴性血型。我每多献一次,就能多帮助到一个人。”皮安睿来到中国已有30个年头,中文非常流利,每次献血都会和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聊聊天。熟悉他的人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皮,也有人送给他一个昵称——“熊猫侠”。
皮安睿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从学生时代起,他就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并开始定期献血。1992年,皮安睿来到天津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暂时停止了献血,但他仍然记挂着这件事。
2008年,皮安睿看到有关无偿献血的中英文宣传,就在附近的献血车上献了血。“那是我第一次在中国献血,当时就想着终于能继续献血了。”
起初,皮安睿选择在献血车上捐献全血,每半年献一次。后来,他了解到捐献血小板可以每隔两周献一次,就选择到天津市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一年献满24次。
5次全血,268次血小板。截至目前,皮安睿已累计献血273次,以治疗量计算,相当于献血超过42万毫升,足够保证上千名患者的临床用血。
“我每多献一次,就能多帮助到一个人。可能是小孩、孕妇,也可能是老人,我的血能帮助到他们,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皮安睿说。
按照天津市相关规定,皮安睿年满60岁时就不能再继续献血了。今年已经58岁的他格外珍惜每一次献血的机会。“我要尽可能再多献几次血,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献血志愿者队伍。”
皮安睿的手机里有个微信群,里面有几十位居住在天津、且有意愿加入无偿献血行列的外国朋友。每当群里有人咨询献血流程,皮安睿总会耐心地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群里的朋友来自世界各地,只要他们有献血意愿我都会帮忙。汉语说得不好没事,我来给他们翻译,流程弄不清也没关系,我来带着他们一步步走。”皮安睿说,“也有一些朋友对献血有顾虑,我希望通过我的故事打消他们的顾虑。”
“如果有人了解到我的故事后能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让更多需要血液的人能够得到帮助,我会非常开心。”皮安睿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