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学生制作水果拼盘,三、四年级学生制作凉拌菜,五、六年级学生烹饪特色菜品……这几天,天津市宁河区一所小学的学生纷纷亮出“杀手锏”,于锅碗瓢盆之中大显身手,以居家劳动为契机秀出十八般厨艺。
今秋以来,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宁河区教育系统认真分析、积极落实劳动课程独立、劳动课有“课标”的新形势新要求,让劳动课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今年7月底,天津市教委印发《2022—2023学年度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8月,宁河区教育局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上好劳动教育课,保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宁河区教师发展中心发布了《2022—2023学年度宁河区中小学贯彻〈劳动课程标准〉落实劳动课程实施方案》,强调劳动教育必修课是国家课程,普通高中要注意劳动与通用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针对地方教材立项、编写、审查、出版费时较长,学校编写校本教材“力有不及”“碎片化”的现实,宁河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发挥职能优势,在天津市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把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生成具体的课程“资源包”“项目库”,让劳动课程更有可操作性,更直接、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宁河区教师发展中心劳动课程教研员、劳动课程资源研发宁河工作组主持人王保胜介绍,劳动课程资源“区本化”主要体现在区域特色劳动项目的开发上,这些项目基本来源是宁河区内的“非遗”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传承创新”模块和普通高中重点体现。
在宁河区,各个学校设置了劳动课、劳动周、劳动实践活动总体方案,通过项目化方式把本学期所有与劳动课有关的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等学生个体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统筹设计,丰富了学生劳动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劳动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宁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廉成林说,劳动课主要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出力流汗、动手实践的环节尽量放到劳动实践中去做。落实“课标”“项目化实施为主”要求,要用较长的周期围绕主题,整合资源,包括活动主题的整合、课内和课外的整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等,既开好劳动教育专门课程,又全科渗透,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让学生从课业负担和分数压力中解放出来,实现知行合一的成长。
鉴于以往劳动课教师多为同年级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难以深入研究劳动“课标”、上好劳动课,宁河区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在新学年安排劳动课教师时,探索跨年级而不跨学科的途径,逐步实现劳动课程教师岗后专业化。
宁河区东棘坨镇东棘坨小学安排了该校一位58岁的老教师承担全校6个年级的劳动课。“将这份‘开山’重任交给他,让一位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丰富的教师立足校本,为孩子们设计最有本土味的劳动课。”该校校长孙宝娜说,选择跨年级而不跨学科,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让劳动课为学生成长赋能。
孙宝娜表示,成长是渐进的,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教育。“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的歌谣,真正地从小唱响孩子们的心间。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15日第3版
作者:本报记者 徐德明
关键词: 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