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大运河
是世界上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运河(武清段)
是出入北京的水路咽喉
被誉为武清的母亲河
为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武清区发改委编制了《大运河(武清段)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围绕大运河(武清段)构建“一轴、一核、三片区、多节点”,突出展示运河文化。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2年11月19日-2022年12月18日。
规划范围
大运河(武清段)北起河西务镇木厂闸,南至武清区行政边界,全长62.7公里。流经武清区河西务、下伍旗、大孟庄、大良、南蔡村、大碱厂、徐官屯、杨村、下朱庄、黄庄十个街镇。
武清区全域为大运河天津段核心区,规划以武清区全域为规划范围,大运河河道两岸各2000米内的核心区范围为核心监控区。
大运河武清段规划范围图
战略定位
传承京畿门户风采的魅力文化带
立足武清作为“京畿门户、粮仓重地”的历史地位,深入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突出展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武清段)悠久的漕运文化,作为全国著名书画之乡的文化底蕴。
展现自然环境品质的绿色生态带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岸线防护、绿化、景观和湿地等建设,助力大运河(武清段)打造成为连接京津的生态廊道。
彰显特色城乡风貌的多彩旅游带
以文化为主脉,以旅游为分支,以文化串联旅游,以旅游宣扬文化,以大运河(武清段)为线,串联起北运河郊野公园、津北森林公园、河西务十四仓遗址等一批景点,并辐射带动全区特色旅游点位,承载运河滨水文化体验、休憩娱乐、活动交流、健身康体等功能,建设武清的精品休闲观光旅游带。
主要目标
2022至2025年
大运河(武清段)文化遗产实现应保尽保,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形成统一品牌。
2026至2035年
大运河(武清段)文化遗产实现全面保护、活态传承、科学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望2050年
大运河(武清段)将建设成为京津盛景充分展现、文化遗产活力焕发、河道水系畅通、河湖安澜有序、环境优美宜居的大运河示范带,打造成为展示“千年运河、魅力武清”的亮丽名片。
空间格局
大运河(武清段)属于天津市大运河空间格局的“通武廊运河文化共享区”,突出展示京畿重镇的独特地缘文化,展示潞河、仓廒、官署、驿站、祠庙、戏曲、建筑及园林等丰厚的运河文化,展示河畔花谷、津北森林、南湖·绿博园等绿色精致的生态景观。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大运河(武清段)主要构建“一轴、一核、三片区、多节点”的串珠式布局结构。
大运河武清段“一轴、一核、三片区、多节点”空间结构规划图
一轴
以大运河河道为主轴,打造武清段魅力文化带、绿色生态带、多彩旅游带。
大运河武清段近期旅游通航格局图
一核
筐儿港核心展示园
三片区
根据大运河(武清段)沿岸空间不同主导功能和文化生态特点,将大运河(武清段)划分为运河历史文化展示区、运河自然生态观光区、运河文旅综合服务区。
运河历史文化展示区
利用该流域段现有丰富历史遗迹,展示“津门首驿”等文化品牌。深挖文化价值,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文化品格与自然生态融合典范。
运河自然生态观光区
沿河多处重要生态节点与农耕文化的良好基础条件,共同构建“运河氧吧,康养胜地胜地”,打造以林、花、田、河结合的运河特色生态体验。以“戏剧小组”等艺术品牌落地建设为契机,推动艺术文化集聚,发展相关上下游产业,打造区域艺术文化新高地。
运河文旅综合服务区
充分利用区位条件,结合交通便利优势发展体育、郊游、冒险等相关业态,构建独特游憩休闲区。以城带乡,城乡结合,优先打造城区都市活力段,以现代娱乐、科技体验为主导,形成运河沿岸最富有生命力的区域。
多节点
依托大运河(武清段)两岸文化遗产和资源,打造一批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等重要节点和地标,包括河西务运河鲜食小镇、下伍旗镇津北森林公园、大良镇蒙村美丽乡村、大孟庄镇蒙村店美丽乡村、南蔡村镇丁家瞿阝红色特色村、大碱厂运河如意小镇、武清新城运河文化展示中心、下朱庄南湖休闲公园、黄庄老米店历史文化名村等。
编辑|马瑞
来源 | 武清区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