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恢复到什么程度才算「治好」了?
很多患者朋友认为,症状消失就代表病好了,就可以停药了。
(相关资料图)
实现疾病症状的消除,这只是达到了「临床治愈」,和医生眼中的「痊愈」标准还有一段差距。
精神疾病的3大「痊愈」标准
1.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包括疾病的核心症状和伴随的躯体症状等;
2.社会功能恢复良好,能像生病前一样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
3.病情在一定时间内不复发。
只有同时达到以上三个标准时,你的病情才算是「治好」了。
怎么做能快速达到「痊愈」标准
想要提高精神疾病的治愈率,除了坚持吃药之外,你还应做到「三重视」。
01/
重视社会功能的恢复
在达到临床治愈后,精神疾病患者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有研究发现,抑郁症临床治愈者的功能损害每上升1个百分点,复发风险就提高12%。
作为患者,你需要做的是,在按时按量吃药的同时,配合医生做心理治疗和技能训练。
作为家属,你需要监督患者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康复训练和治疗,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尽量不要让他们有被讨厌和嫌弃的感觉。
02/
重视残留症状的治疗
2项为期16年的评估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随访研究显示,分别有25%和 11%的患者存在躯体及社会功能减退;有残留症状患者的躯体及社会功能减退更为明显。
所以,残留症状的治疗也是我们的一项必修课!至于怎么治疗,这还得需要医生根据你的情况来「对症下药」。
03/
重视定期复查
很多患者认为,我觉得自己恢复挺好,在家吃药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医院了,你的这种想法很危险!
我们都知道,精神疾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但相当多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复发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很了解。
而定期复诊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知晓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病情出现反复。
另外,每次复查时,医生都会根据你好转的速度来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或调整药物,同时给你及家属一些日常指导,帮你解决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的困惑,这对预防疾病复发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