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美丽滨城
一直以来,滨海新区都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外商投资的聚集地。伴随着一汽丰田、三星视界、诺和诺德、空中客车、联合利华、维斯塔斯、路易达孚等知名企业的纷至沓来,如今,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现代化、国际化风貌的靓丽名片。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1.9万家外资企业在新区注册设立,其中包括120家外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今年前三季度,滨海新区实际使用外资46.08亿美元,同比增长38 %。
(资料图片)
11月9日,在空客天津总装线,其首架空客A321飞机上线开始总装。图片来源:新华社
区商促局:优化服务稳住外资基本盘
想要做好稳住外资基本盘的各项工作,组织开展政企常态化交流活动、强化外资企业和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健全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这几点均是重点“抓手”。
据区商促局局长鲍健介绍,滨海新区已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各开发区各部门联动各项资源,通过“一对一”上门走访,及时了解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波音复合材料、巴特勒等外资企业纾困解难,有效地坚定了外资企业的发展信心。如今,“外资企业大走访”已成为滨海新区的品牌活动。借助各类信息平台,区商促局还定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在津外国及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开展常态化交流,宣传推介一揽子稳经济措施,并在交流中建立政企良性互动机制,及时解决了PPG涂料、肯纳金属等会员企业营商便利诉求,进一步稳住和扩大外商投资。
同时,新区还坚持全链条协同,推动外资企业融合发展。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产业撮合、产学研合作、内外资企业交流等形式丰富的活动,有效促进产业上下游对接合作、技术创新落地、助推本土企业“走出去”。为了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保障体系,新区从外资项目洽谈开始,就派出服务专员全生命周期跟进企业发展。从签约到投产,从促进、管理到保护,捷尔杰、斯凯杰科、津村制药等一批外资企业都享受到了多个投资热线随时响应,“一对一”重点服务机制随时跟进,专班随时保障等优质服务。
鲍健表示,未来,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加强定向支持和政策落实,解决好企业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诉求,稳定畅通好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发挥各开发区“132”专班作用,狠抓外资企业服务机制优化,打造全程服务、全程跟踪、全程参与的“专家+管家”企业服务模式,助推更多外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更多外资项目选择新区、扎根滨城。
资料图:一汽丰田智慧物流系统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外资保持增长、推动外资项目落地
外资项目质量更高、企业效益更好、产业链韧性更强、产业结构更优。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工作交出了一份“高分卷”: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6.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占滨海新区的35%,占全市的31%。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完成5.48亿美元,占比33.5%;服务业利用外资完成10.87亿美元,占比66.5%,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是 2021年全年完成的2倍,到位资金含金量大幅提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1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今年以来,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均有外资项目持续落地:汽车装备产业领域,一汽丰田增资投放新能源车型、大众变速器新建APP550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三星SDI动力电池、电装电子能量卡和毫米波雷达项目先后落地;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诺和诺德新增投资建设高架立体库,奠定产线扩增基础;化工新材料产业领域,全球领先石化巨头英力士集团与中石化在南港工业区联合投资建设乙烯生产装置。
通过充分发挥泰达综保区优势,经开区积极为外资企业在货物通关、保税功能运用方面提供便利化举措,截至10月份,综保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1倍,保税维修业务货值增长2倍,保税展示交易业务额同比增长30%,创造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凭借着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和产业金融优势,经开区还吸引到中信资本、居熊商业保理等一批国际化金融机构相继投资布局、开展业务。
据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勍介绍,下一步,经开区将重点推动纬湃科技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美国AP公司零碳氢能储运生产基地等一批投资大、技术高、带动强的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大众变速器驱动电机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动明治乳业、玛氏宠物食品、PPG全球涂料创新中心等项目如期投产。进一步擦亮经开区企业服务金字招牌,推进项目审批、外籍人员入境等各项服务,帮助外资企业稳预期、提信心;发挥外资企业专班作用,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突出问题;帮助外资企业用足用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指导外资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稳供应链、稳物流运输;建立外资项目服务直通车机制,不定期举办座谈会,对于有意愿扩大投资的外资企业,快速跟进服务,强化以商招商。此外,还将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加大落户支持力度,扩大外资流入规模;继续提升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不断拓展国际招商引资资源,打造承载力和辐射力更强的利用外资新高地。
资料图:诺和诺德高架立体库项目在滨海新区开工
天津港保税区:助力外资企业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
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以自贸功能创新赋能实体产业发展,助力外资企业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加快优势外向型产业集聚。截至目前,区内有1800余家外资企业,规上外资工业企业产值654亿元,已逐步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高地。
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寇晓霜表示,天津港保税区依托“双港+自贸”开放功能和制度优势,坚定不移服务外资实体产业入区发展。现已形成“三区两港”空间布局、管辖2类4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政策、资金、产业、人才等方面形成优势叠加,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围绕着“扩增量”,天津港保税区全力支持和赋能优质外资实体产业发展。今年以来,陆续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自贸功能创新,从促进产业投资、创新运营模式、扩大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支持外资实体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已实施临床急需药品进口绿色通道试点,并完成12单药品进口。并且相继与罗氏制药、阿斯利康等全球知名药企签署战略框架协议,不断深化在新药研发、医药流通等产业方向合作。其中,罗氏制药发起的个体化诊疗研究院项目已成功落地。今年,还引进了一批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重大外资产业投资项目,美国博格华纳、加拿大斯凯杰科等项目的落地均创造出“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的“保税速度”。
围绕着“稳存量”,天津港保税区以“离岸贸易”赋能外资企业业务拓展。为推动现有实体外资企业发展,推出了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开展离岸贸易的若干意见,形成国内第三种具备可操作性的“天津模式”方案。截至目前,意大利高利尔公司已完成9单离岸业务,通用水电、雪佛龙等外资企业也已开展离岸贸易业务,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围绕着“提质量”,天津港保税区以“保税+”赋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陆续出台关于支持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发展的4部规范性文件、打造4种模式,建成了完善的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政策体系,成为我国开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门类最全、创新政策最优的区域之一。
寇晓霜表示,未来,天津港保税区将进一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展全产业链的开放创新,为外资企业在津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
资料图:天津港保税区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积极扩展全球“朋友圈”
一直以来,东疆综保区都作为承担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功能的核心区,虽然总面积仅为30万平方公里,但自贸区挂牌至今,已落户外资企业1760家;合同外资额累计5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85亿美元。
近年来,东疆综保区积极扩展全球“朋友圈”,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韩国、日本、开曼群岛、美国、德国、英国、爱尔兰等地的投资占比80%以上。同时,世界知名企业不断增多,如法国路易达孚公司、美国世能达物流公司、美国嘉吉集团、英国劳斯莱斯公司等。
东疆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胡亮表示,东疆综保区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节点,依托自贸区创新优势,不断吸引外商投资企业聚集,外资企业产业结构已由融资租赁逐步拓展至国际贸易、医疗器械、数字科技等领域。复星医药下属以色列知名医疗器械制造商西拉姆医疗在东疆投资设立了复锐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主要开展医疗器械进口等相关业务。东疆综保区良好的区位优势,“专家+“管家”式的企业服务,特别是医疗器械进口快速通关便利化的措施,以及政策叠加、功能叠加优势,都让企业进一步坚定了来此发展的信心。
资料图:东疆综保区
除此之外,东疆综保区在吸引外资企业投资的同时,作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依托口岸优势,通过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也在不断吸引冻品、汽车、乳制品、红酒等进口产品在东疆进口上岸,实现分拨销售。
胡亮表示,下一步,东疆综保区将持续提升投资促进水平,发挥东疆“自贸+综保”对外和对内招商引资联动优势,以政策创新、业务创新为出发点促进东疆高水平开放,提升招商引资效能。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外商投资法,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在准入后享受准国民待遇。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