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楼市的局部,螺母拧不上螺钉了。
【资料图】
截至9月底,天津商品住宅取证库存建筑面积约为1508万平米,去化周期约为20个月。
单从克而瑞数据看,依旧是“库存高、去化久”。但市场发生了那么多故事,细究下来或许就是另一番结论。
比如南开:
41万平米库存,约42个月去化周期,怎么看都是“双高”。
数据来源:克而瑞
但你得知道,来自停滞项目、不安全开发商的库存占压同样可观,这一刀砍下去,剩下的才算“有效库存”。
而后,又是“供求不对称”。
价格方面,“豪宅化”的南开,5-7万元/平米的项目称得上供应主力,多数人够不着。反过来,不是没有门槛稍低的,但改善客户们对地段“有微词”,不少人搁置了需求。
也必须承认,买方市场久了,购房者的要求在提高。
拿近期我们接到的两组咨询举例:
A预算300万+,在南开北及周边选房,相中地段的要么买不起,要么担心项目不够安全,可仅仅2公里外的“最近、安全项目”,压根不考虑。
B手握500万在南开选新房,看似轻松多了,但提了两个条件:传统核心地段、一流学区,成年人全都要。
此二题至今待解。
可以看出,随市场确定性渐清晰及库存持续去化,局部供求已经在出现微妙变化。
有些需求一直存在,被政策释放出的需求也真的有,只是被“供应的旧格局”限制了。
从今年三、四批次供地看,一些好地正在重出江湖,当然价格最终会是决定因素。一旦有“适配”供应出现,独立行情不是不可能。
高库存有时只是个数字,新旧时期的供给需得分开来看。
市场需要更多“能对上扣”的螺母。
02.
价格竞争还在扩容。
说的绝不是整个市场,却是肉眼可见的共举。
特别临近年底,又到了考验开发商财务韧性的关头,再用成本账推算“见没见底”已毫无意义,那是活下去的决心。
从津南到北辰,再到东丽卫国道沿线、西青南站,甚至是市区部分项目……
一个板块(项目)率先抢跑,虹吸了“近邻”乃至跨区域客户,逼着另一个板块(项目)下定决心,后者“以火攻火”,力度顶足,又反噬了前者的热度,故事就这么发生着……
说到底,还是市场容量有限,很多客户全市范围内选房,没法雨露均沾。
价格竞争,本来是为了去库存,恢复行业信心。但波及得久了,会发现这玩意还可能会有“后遗症”。
就像辛庄的“先下手为强”与“持之以恒”,已经把相邻的国展西挤进墙角,有项目开始“下场”了。
这不算什么。
我们同时发现,海教园风光不比之前,尽管能为此找出些许合理解释;老牌劲旅咸水沽,有项目拿出9000元+/平米的力度,已经换不来跑量了。
是的,被按住得久了,市场信心也学会蛰伏了。
但楼市长远计,“抽丝而得”的信心,又何其珍贵呢?
还想说一句,有国家队加入战局了,不是刚刚出现,而是好似在加码。
03.
再说一个刚刚成交的案例。
某改善业主出手了一套南开的二手房,五马路小学铁片,115万。
放之前,这套房可以轻松拿到150万,如此落差我们听着都心疼。
众所周知,不远处的旭辉铂悦公望,同样在卖“五马路”,6万元+/平米的均价不算愁卖。
也是这里,格调系列社区,五马路小学,尽管已有近20年房龄,流量和价格依旧扛打。
一个趴在天花板上,一个稳稳地逆势横盘,却并不影响那套房子“悄然褪色”。
你可以说接盘的人少了,或者新房的选择多了,都对。但不可回避,老破小正在被市场挤水、淘汰。
我们之前总是说,老破小的价值隐忧,这是一个活脱脱的案例。
即便是南开的低总价重小铁片,也不例外。
你会发现,核心资产不一定永远是核心资产。核心地段的资产也不一定就是核心资产。
还是那个结论,未来谨慎对待老破小(大)。
且在楼市窗口期,有条件的家庭需要考虑优化配置,腾退、更新手中的不健康资产。
特别是房型舒适度差、朝向不正不通透、高楼层没电梯、租户比例高、缺乏物业管理……
这类房子,已经开始退场。
声明:本文所描述内容均基于截至发布时间所能了解到的相关政策、规划与现状,我们务求全面真实,但无法涵盖全部信息,无法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改变负责,仅供参考。封面图及内文首图仅为创意需要,与文中涉及内容无关。全部图文内容仅为新闻信息及个人观点阐述,不构成合同约定,买卖双方权利义务最终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网上认购书》、《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